新疆班学生品尝文登喜饼,感受“舌尖上的年味”
发布日期:2017-01-02  来源:新疆班|http://www.wdns.cn/s.php/wsxjb  作者:王喜新  浏览量: 打印本文

1月3日,临近年关,学校组织新疆班学生品尝文登喜饼,感受“舌尖上的年味”。

文登喜饼,自清朝流传至今,俗称“媳妇饼”、“喜饽饽”,原是女方出嫁放在箱底带到婆家送给新郎的“体己干粮”,正如文登民谣里写的“抬新娘,送新娘,俯首弄眉理红妆,揭开喜盒相大礼,首饰果饼一箩筐。”一块小小的文登喜饼,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人文知识。文登喜饼于2008年9月28日被列为文登区首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,2008年12月4日被列为威海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
虽然喜饼是文登婚嫁的传统食品,但是在春节里做喜饼,吃喜饼却是文登年味里不可或缺的一种味道。新疆班班主任王喜新老师给学生讲解了文登喜饼的传统习俗、制作工艺、制作原料等知识,新疆班的学生们高兴地品尝了文登喜饼。米妮同学激动的说:“老师,这个喜饼太好吃了,就像我们塔吉克的馕,香甜可口。”

小小的一块喜饼,让新疆班的学生体味到了家乡美食--馕的滋味,也感受到了学校领导老师浓浓的爱意。

  

 

IMG_0593.jpg


IMG_0610.jpg


IMG_0620.jpg


IMG_0627.jpg


IMG_6469.jpg


IMG_6475.jpg


IMG_6478.jp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