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泽民论群众路线(一)
发布日期:2015-12-08  来源:  作者:  浏览量: 打印本文

要在全党范围内进行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教育,批判各种否定、贬低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历史唯心主义观点,牢固树立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性力量是人民群众的科学观点。我们要在全党形成坚决相信群众,紧紧依靠群众,一切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重,事事向人民负责,老老实实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良好风尚。

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江泽民:《为把党建设成更加坚强的工人阶级先锋队而斗争》(1989年12月29日),《江泽民文选》第1卷,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,第98—99页

 

  真正学会运用党的群众路线,需要经历一个端正立场、改造世界观、锻炼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的长过程,要下一番苦功夫才能做到。我们还要结合建设和改革新的实践,创造新的经验,丰富和发展党的群众路线。

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江泽民:《为把党建设成更加坚强的工人阶级先锋队而斗争》(1989年12月29日),《江泽民文选》第1卷,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,第100页

 

  在改进领导方法和工作作风上,首先要强调真抓实干,坚决克服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,这就要求必须深入实际,多到基层去,多到群众中去,大兴调查研究之风,狠抓各项任务的落实。开会和讲话都要有针对性,反对搞浮夸、做表面文章,提倡恪尽职守的勤勉精神、务实精神。各级领导机关的主要领导干部,要亲自下去,同群众交谈,多看多听,体察群众的冷暖疾苦,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,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,总结群众的创造,注重解剖麻雀,加强分类指导。下基层,当然要跑工作搞得好的地方,总结和推广那里的经验,还应该多去困难比较大、经济比较落后、群众意见比较多的地方,帮助那里出主意,选用好干部,以利于尽快地把工作赶上来。

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江泽民: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项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》(1993年3月7日),《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》,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,第46—47页

 

  如果不了解实际情况,凭老经验、想当然、拍脑袋,把自己的主观愿望当作客观现实,就不可能作出正确的决策。因此,越是领导职务高的同志,越要亲自下功夫对重大问题进行调查研究。这是别人无法代替的。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,没有调查就更没有决策权。

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江泽民:《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》(1993年7月5日),《江泽民文选》第1卷,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,第308页

 

  所谓深入基层,去农村要到村到户,去工厂要到车间到班组,亲自听取群众呼声,了解群众想什么,盼什么,欢迎什么,反对什么。每个领导干部都要在工人、农民、知识分子中交一些知心朋友,经常促膝交谈。这样,在工作指导上才有可能真正做到想群众之所想、急群众之所急,真正切合实际。

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江泽民:《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》(1993年7月5日),《江泽民文选》第1卷,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,第308—309页

 

  各级干部一定要牢记,联系群众,宣传群众,组织群众,团结群众为实现自己的利益而奋斗,这是我们党的根本力量和优势所在,也是我们各项工作的取胜之道。

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江泽民:《以人民群众为本》(1994年1月1日),《江泽民文选》第1卷,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,第364页

 

  我们党是代表人民执掌政权,党的全部活动都是为了保护和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。如果不注意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,不注意克服脱离群众的现象,听任腐败现象蔓延,处于执政地位的共产党也会蜕变,丧失人心。经济搞不好会垮台。经济搞上去了,如果腐败现象泛滥,贪污贿赂横行,严重脱离群众,也会垮台。

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江泽民:《在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》(1994年2月28日),《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》(专题摘编),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,第426页

 

  领导机关作决策、发指示,一定要从基层的实际出发,充分考虑到基层的承受能力,不提脱离基层实际的口号,不定基层落实不了的指标,不搞政出多门,不要布置一项工作下面还没来得及落实,就又搞新名堂、新花样。领导干部、领导机关要多到基层传帮带,少写那些没有多少实际指导作用的文章,少开没有实效的现场会。

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江泽民:《在全军第二期正军职以上领导干部学习<邓小平文选>第三卷轮训班座谈会上的讲话摘要》(1994年6月8日),《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》(专题摘编),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,第319—320页

 

  能否抓好落实,从根本上说是个党性问题,工作指导思想问题。我们做工作究竟是为了什么?如果是真正为了搞好部队建设,提高战斗力,就一定会以高度负责的精神,抓好工作落实,就一定会坚持办实事、讲实话、求实效。如果是为了做给上面看,为了出名挂号,就必然搞形式主义,做表面文章,掩盖矛盾,报喜藏忧,急功近利,搞短期行为。因此,要抓好工作落实,就必须增强党性,端正工作指导思想,淡泊名利,把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放在搞好部队战斗力建设上,把向上负责和向下负责一致起来,把讲的和做的统一起来。

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江泽民:《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》(1994年7月1 日、12月18日),《论党的建设》,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,第148—149页

 

  我多次讲过要落实、落实、再落实,因为这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关键环节。我们共产党人的使命,不仅在于认识世界,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。我们要始终坚持知与行的统一,理论与实际的统一,认识与实践的统一。工作不落实,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再好,军委的决策、指示再正确,也是没有用的。我们领导者的责任,首先要正确决策,在决策作出以后,就要狠抓落实,干实事,求实效,不尚空谈。

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江泽民:《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》(1994年7月1日、12月18日),《论党的建设》,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,第150一151页

 

  要“下高楼、出深院”,到基层去,到群众中去,特别是到艰苦的地区和困难的单位去,体察民情,了解民意,给群众办实事,为群众排忧解难。各级领导都要关心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,注意在改革和建设中可能引发的新矛盾,见微知著,防微杜渐,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,解决在基层,解决在当地。

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江泽民:《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》(1994年9月28日),《江泽民文选》第1卷,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,第407页

 

  艰苦奋斗,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传统,是我们党保持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一个法宝,也是一个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政治素质。我们党正是靠艰苦奋斗不断发展壮大起来的。过去干革命需要艰苦奋斗,今天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,同样要靠艰苦奋斗。

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江泽民:《加强思想政治建设,提高干部和党员队伍素质》(1995年1月23日),《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》(中),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,第215页

 

  一个国家、一个民族,如果不提倡艰苦奋斗、勤俭建国,人们只想在前人创造的物质文明成果上坐享其成,贪图享乐,不图进取,那末,这样的国家,这样的民族,是毫无希望的,没有不走向衰落的。现在,西方发达国家中有的头脑比较清醒的政治家,对于人们追求物质生活上的纵欲无度,导致社会越来越腐败,已经公开表示忧虑,担心这样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可能把自己的国家引入绝境,陷入不可解脱的危机。但是,我们有些人对腐朽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失去鉴别和抵制能力,自己中了毒害,至今还执迷不悟,我看是应该向他们大喝一声的时候了。

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江泽民:《加强思想政治建设,提高干部和党员队伍素质》(1995年1月23日),《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》(中),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,第215—216页

 

  党的领导、党的一切工作,都要依靠人民,相信人民,汲取人民的智慧,尊重人民的创造,接受人民的监督。这里既有共产党人的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,也有共产党人的工作方法。我们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想群众之所想,急群众之所急,做群众之所需,诚心诚意为广大群众谋利益,道理正在这里。

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江泽民:《做一个新时期合格的领导干部》(1995年6月30日),《论党的建设》,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,第181页

 

  推进改革和建设需要我们解决的问题不少,好办法从哪里来呢?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,也不是我们头脑里固有的,归根到底是来自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丰富多彩的实践。谁深深扎根于人民之中,同广大群众结合在一起,谁就有力量、有智慧、有办法,就能够经受考验,战胜困难,作出突出的成绩。人民,只有人民,才是我们工作价值的最高裁决者。

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江泽民:《做一个新时期合格的领导干部》(1995年6月30日),《论党的建设》,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,第181页

 

  各级领导同志更应该自重、自省、自警、自励,在各方面以身作则,树立好的榜样。要求别人做的,自己首先做到;禁止别人做的,自己坚决不做。有些事情群众能做,我们领导干部不能做。比如,夜总会、高级舞厅等高消费娱乐场所,我看我们领导干部还是不要去,要有这个自觉性。

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江泽民:《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》(1995年9月27日),《江泽民文选》第1卷,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,第456页

 

  一些地方群众反映,现在交通、通信发达了,但干部离群众却远了。这是一种尖锐的批评。对关系本地区本部门改革、发展、稳定全局的重大问题,主要领导同志必须亲自抓,认真研究,提出解决办法。

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江泽民:《深入进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教育》(1995年12月5日),《论党的建设》,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,第192页

 

  我们想事情,做工作,想得对不对,做得好不好,要有一个根本的衡量尺度,这就是人民拥护不拥护,人民赞成不赞成,人民高兴不高兴,人民答应不答应。

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江泽民:《深入进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教育》(1995年12月5日),《论党的建设》,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,第193—194页

 

  真正掌握和实践了群众观点、群众路线,也就能真正掌握和实践历史唯物主义和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,也就从根本上懂得了政治。同群众保持密切联系,真正同群众打成一片,想群众之所想,急群众之所急,就会一身正气,什么歪风邪气也刮不倒。相反,如果脱离了群众,脑子里没有群众观念、群众利益,就会成为歪风邪气的俘虏。

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江泽民:《深人进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教育》(1995年12月5日),《论党的建设》,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,第194页

 

  我看对我们的领导干部要狠抓一下群众观点、群众路线的教育,这个教育抓好了,实事求是之风,艰苦创业之风,勤俭节约之风,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之风,才能大兴起来,而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、奢侈浪费、以权谋私等等歪风才能扫除掉。

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江泽民:《深入进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教育》(1995年12月5日),《论党的建设》,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,第194页

 

  我们讲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,首先要弘扬党的正气。党是整个社会的表率,党的各级领导同志又是全党的表率。要促进社会风气进步,必须搞好党风。各级领导同志必须以身作则,不能搞“两张皮”,对别人讲马克思主义,而自己却搞那些乌七八糟、见不得人的事。加强党的建设,要把加强党内的思想教育特别是对领导干部的严格要求、严格管理、严格监督,放在突出地位。身教重于言教。越是改革开放,越要加强党内的教育,越要发扬党的高尚精神和优良传统。

     &nbs